春寒料峭,柳树已悄悄蓄力,预示着蓬勃的生机。
当老师在黑板描绘新学期的模样,校车穿梭在街巷,宿舍与食堂重现烟火气,充满希望的新学期开始了。
在古代,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,开学礼与成人礼、婚礼、葬礼并称“人生四大礼”。如今,各地学校为了让开学更有意义,想尽各种办法。有的结合自身特色,有的引入校外资源,还有的创新活动形式。有的学校邀请讲师讲安全知识,有的设置趣味活动,还有的把传统文化搬进教室,校园里满是春意和期望。
“开学第一课” 十分关键,它如同在白纸上的第一笔,也像孩子扣好的第一粒扣子,更像迈出的第一步台阶,对处在成长关键期的青少年来说尤其重要。那么,这堂课该怎么上?学什么呢?
开学第一课,安全教育来“护航”。“教育为本,安全先行;没有安全,一切为零。” 当下,青少年安全面临诸多威胁。上下学高峰,不遵守交通规则易引发事故;网络时代,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青少年容易掉入陷阱;就连烟卡、萝卜刀这类小物件也有安全隐患。中小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弱,需要学校、政府和社会共同呵护。开学第一课应聚焦安全教育,涵盖交通、消防、校园安全等。班主任可分享典型案例,也可邀请专业人士授课,帮助学生了解安全法规,掌握自救技能。
开学第一课,思政教育来“引航”。思政教育也是开学第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浇花浇根,育人育心。孩子上学不仅是为了充实自己,更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 “三观”。思政课对青少年来说,是辨别是非善恶的关键;对国家来说,关乎人才培养方向。我们可以从小切口讲大道理,把课堂延伸到校外,打造“行走的课堂”。还能结合“春节档”电影,如从《哪吒2:魔童闹海》感悟勇气,从《熊出没・重启未来》体会担当,从《蛟龙行动》领悟爱国情怀,也可以讲讲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30年的事迹,引导青少年立大志、明大德、成大才、担大任,早日成长为时代新人。
开学第一课,“文武”并进来助航。新学期,学习知识是青少年的首要任务,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,从数理化的逻辑推理,到文史哲的人文滋养,每一门学科都蕴含着无尽的智慧,等待着青少年去探索。但 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”,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和生活的基础。学校要保证并丰富 “课间十分钟”,让孩子有时间放松;家长也要放下手机,带头锻炼。同时,鼓励孩子阅读好书、学习艺术、了解非遗、参加公益,让他们在课余时间放松身心,激发潜能、培养个性。
“开学第一课” 的铃声已经响起,这是一堂关于成长、梦想和未来的课。愿每个学子都能在这堂课中收获自信、阳光和希望,勇敢地迈向新学期,走向“前路漫漫亦灿灿”的美好未来。(白茶)(图片源自网络)